車 輛 概 述
單發洗掃車係采用中國二類載貨底盤改裝而成,該車所選用的底盤為經特殊改製的專用底盤,即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加裝全功率取力器,用於驅動上裝的作業運行環衛作業車輛
車輛的使用操作
1、 車輛的基本操作
洗掃車的控製係統除底盤正常行駛的操作外,主要分布在六處,分別為一處為駕駛室右前側控製箱上的操作;第二處為駕駛室底盤麵板翹板開關的控製;;第三處為箱體右後側控製箱體升降與後門開關的動作控製;第四處為駕駛室前儀表盤上監控係統的與後部指示箭頭的控製等。
注意:在操作駕駛室內控製箱之間,需先將垃圾箱右側後部的控製箱所有開關處於關閉狀態,否則可能出現動作混亂的現象,從而造成程序混亂。
1.1 駕駛室內儀表盤的操作
駕駛室內的控製箱位於駕駛員的右前方,上麵布置由儀表、控製開關、指示燈等,前控製箱的麵板見下圖
序號 | 指示燈、儀表、開關名稱 | 功能與操作說明 | |
1 | 電源指示 | 燈亮表明電源接通,燈滅表示電源斷開 | |
2 | 清水箱報警 | 此指示燈亮起,表明清水箱水位接近一級報警液位 | |
3 | 汙水箱報警 | 表示垃圾箱內的汙水液位達到報警液位,應進行及時放水。 | |
序號 | 操作開關 | 功能及其動作說明 | |
1 | 作業控製 | 此開關為控製 | |
2 | 邊刷調速 | 此開關為進行兩側邊刷無級轉速調節的操作開關,可根據指示調節旋鈕,使刷盤達到所需轉速。 | |
3 | 此開關為四位自複位開關,與垃圾箱體右側後部的控製箱上的此形式開關,一同控製箱體的升降與後門的開關,當需要采用後控製開關控製箱體的升降與後門開關時,可將後控製箱上的電源總開關打開後,直接進行操作,但操作結束後,應及時將此處各開關處於關閉狀態,否則駕駛室內的控製箱開關將操作失靈。注意:進行箱體舉升卸料時,須先開啟後門,將垃圾箱內的汙水排放後,才可舉進行舉升卸料。嚴禁不開後門的情況下高負載舉升箱體。 | ||
4 | 此開關為三位自鎖開關,可配合車輛“衝水、清掃、洗掃”,以實現車輛進行左側作業,右側作業及全作業等功能,及當“衝水、清掃、洗掃”開關選擇在清掃狀態時,車輛便可進行左清掃、右清掃及全清掃;當“衝水、清掃、洗掃”開關選擇衝水時,車輛便可在各刷盤不清掃的狀態下,實現左衝水、右衝水及全衝水作業;當“衝水、清掃、洗掃”選擇洗掃時,可實現左洗掃、右洗掃及全洗掃作業。收刷功能為所有動作的回收功能開關。 | ||
5 | ![]() | 此開關為三位自鎖開關,與作業控製十字自鎖開關配合使用,實現車輛各種功能作業的動作的。具體操作控製見上表,作業控製內容解釋。 |
6 | 油泵開關 | 此開關為底盤取力器後部所驅動水泵與油泵的轉換控製開關,操作此開關時需踩下離合器,以防造成齒輪箱與取力器齒輪的損壞。此開關需配合底盤的取力器開關同時使用,單獨操作接合取力器開關,隻適用於低壓水泵的灑水作業;當接合取力器開關後,再踩離合器按動此開關,便可用於底盤取力器驅動底盤油泵,實現箱體及後門的升降作業。 |
7 | 左右工作燈開關 | 在前置水箱的前下左右兩側,裝有兩個工作照明燈,此開關作為兩工作燈控製操作開關。 |
8 | 音樂開關 | 該車裝配有音樂盒,開啟此開關便可實現所配音樂盒的音樂播放。 |
9 | 語音報警開關 | 該車配有多出語音報警功能,包括安全架的收放、液壓油的泄漏、清水箱缺水、汙水箱滿水等多處的報警提示,此開關作為語音報警的集中控製開關 |
10 | 後噴霧開關 | 在車輛的後部該車設置有噴霧降塵裝置,此開關作為便是噴霧降塵的控製開關,需配合高壓水泵同時使用。 |
11 | 箱內衝水開關 | 此開關是垃圾箱內的衝水自潔開關,主要是用在箱體卸料完成後,對於箱體內殘留垃圾的清除,需配合高壓水泵同時使用。 |
12 | 上蓋開關 | 此開關是水箱從頂部加水時的所用開關,當需從水箱頂部加水時,開啟此開關,水箱頂部的控製氣缸便會將水箱頂蓋開啟,進行水箱的加水,加水完成後,為防止樹葉等雜物進入水箱,而形成的水路堵塞,需及時關閉水箱頂蓋。 |
13 | 後灑水開關 | 此開關為進行車輛底部後端的低壓灑水的操作開關。需配合低壓水泵同時使用。 |
14 | 前右衝水開關 | 此開關為進行車輛底部的低壓右衝水的操作開關,需配合低壓水泵同時使用。 |
15 | 前左衝水開關 | 此開關為進行車輛底部前端低壓左衝水的操作開關,需配合低壓水泵同時使用。 |
16 | 驅動開關 | 此開關是上裝作業的總控製開關,此開關處於開啟狀態時,則底盤全功率取力器與上裝的動力處於結合狀態,便可進行車輛的洗掃作業。 |
17 | 電源開關 | 此開關用於控製洗掃車的上裝裝置的電源總開關。 |
18 | 發動機定速轉換開關 | 此開關是控製底盤發動機的定速的轉換,可通過轉換此開關實現轉動機不同的定速轉速,從而獲得理想的作業效果。 |
利用駕駛室內底盤控製麵板上閑置的翹板開關位布置相應的操作開關,有利於駕駛員在工作過程中更方便的操作作業開關。
該車發動機轉速由三檔調速開關控製,可根據具體的路麵情況,選擇相應的作業檔位。
1.2 後控製箱操作控製麵板
此控製箱為駕駛室外的控製操作箱,裝配車輛右側後部,洗車盤管器的前部。此控製箱內的操作功能與駕駛室內控製箱上的控製功能並列,主要時為便於操作方便,以減輕操作人員來回上下駕駛室的困苦。
當需要操作箱體升降與後門開關時。可將底盤油泵接合後,再進行操作相應的操作開關即可(若需副機啟動,可在副機啟動的情況下,直接進行操作即可)。
當需進行箱內衝水與洗車動作時,需先啟動副發動機,將其轉速調至1200r/min左右,再直接操作箱內衝水與洗車開關進行作業就行。
1.3 低壓灑水的控製
低壓灑水的控製分為兩部分,一部份為前低壓衝水部分,另一部為後低壓灑水部分。前低壓衝水包括前左低壓衝水與前右低壓灑水兩側衝水,其控製開關是駕駛室內控製麵板上閑置的翹板開關,此兩開關為兩位自鎖開關,可聯動衝水作業,也可分開單獨作業。
後左右兩灑水控製開關為采用同一開關控製,此開關設置在控製箱後部的側麵上,為便於低壓灑水的效果,建議采用前低壓衝水不要再采用後灑水作業,若采用後灑水作業時,不要采用前低壓衝水作業,以防出現因水量不足,而導致的總體作業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具體操作為:首先檢查油泵與水泵的轉換開關是否處於水泵位置,再腳踩離合器將取力器打開,再操作轉換需要進行的相應開關,然後便可運行車輛進行衝灑水作業。
進行作業時,底盤發動機的轉速要求控製在1500~1650r/min
1.4 高低壓水路及水泵的放水與防凍
該車的主要作業介質為水,因而在進入冬季車輛停用前,應將車輛高低壓管路中的所有餘水排放幹淨,以防因為餘水結冰而造成的部件損壞。具體操作為:
a) 將車輛高低壓管路中的所有放水開關及放水絲堵打開,放盡管路及水箱中的所有存水。
b) 將清水箱的低水位感應開關與外界接通(否則無法啟動副發動機及高壓水泵),啟動副發動機,讓高壓水泵低速運轉10秒鍾左右,以徹底排盡箱內餘水。注意:水泵不可無水空轉超過十五秒,否則會造成水泵內部密封件的發熱損壞。
c) 利用本車自帶的專用吹氣管快插接頭(位於高壓水分體的上部)與高壓水分體的連接口接好,再開啟控製閘閥,依次手動開啟各高壓水路對其進行噴吹,以徹底清除高壓管路中存水。
d) 高壓水泵的高壓腔內存水的清除為將高壓水泵下部的三個手推聯通閥,用力往上推壓,可通過此閥將水泵高壓腔與低壓腔聯通,從而使高壓腔內的存水進入低壓腔,再排除泵外。
e) 低壓水泵的排水是在低壓水泵體的後部設置有排水閘閥,將此閥打開,便可排除泵內餘水。
f) 為防止前後低壓管路內的存水,要求將前後低壓控製閘閥的控製氣缸的氣管取下,手動將各閘閥打開。
g) 要求將垃圾箱內垃圾及汙水排放清除幹淨,並將後門置於微開狀態。
h) 要求將吸盤及吸管內的垃圾清除幹淨,並且吸盤處於提升位置.
I) 低壓降塵水泵的放水開關在水泵端部的下方,將其置於開啟位置即可
車輛作業注意事項
1、出車前吸口和刷盤應處於提起位置,衝水架處於回收位置,長途行駛中應注意檢查吸口與刷盤是否會自動下落,倒車時應注意防止尾部吸口與路麵障礙物碰撞。
2、作業模式最好在副發動機啟動前選擇好,在發動機啟動後可隻需進行發動機的離合裝置的接合及提速等操作即可,副發動機調速操縱手柄應緩慢加速或減速。
3、衝洗清掃作業時,應密切注意觀察路況,防止刷盤及衝水架與路沿發生碰撞。如果路麵有較大的障礙物或垃圾時,不要強行通過,以免撞壞吸口。可下車清除障礙物後,再繼續作業。
4、當清掃過程中,忽然發現清掃效果較差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吸口、吸管內是否有大塊垃圾或泥土堵塞吸口或吸管,風機是否達到額定工作轉速,掃刷傾角、轉速、接地情況是否合適,高壓噴嘴的的噴水情況噴水角度是否合適,噴嘴有無堵塞,風機進風口、抽吸膠圈及後門密封是否可靠等。
5、洗掃路沿由較厚沉積泥土時,應將刷盤轉速適當調高,並降低作業速度,以獲得較高的作業效果。
6、當作業過程中,發現儀表盤上的“汙水箱報警”指示燈連續閃爍報警時,表示垃圾箱內的汙水已滿,須及時放水,可迅速將車向路邊停靠,取出後門右側的放水管,打開控製開關,進行汙水排放。
7、當清掃具有小石子等顆粒垃圾路麵時,應選擇掃刷慢速旋轉,以防將垃圾帶到吸口外邊,並應適當降低清掃速度。當路沿有沉積的濕泥土時,應選擇中、高速旋轉。以取得更好清掃效果。
8、完成清掃作業後應及時卸料,可利用手持噴槍衝洗車箱內外,特別是垃圾箱內部濾網,後門密封邊緣、吸管及抽吸口內部的積存垃圾等。
9、當作業過程中,發現“清水箱報警”燈亮起,連續報警時,表示水箱內已缺水,應及時加水,否則容易因缺水而造成水泵水泵損壞。
10、利用後部電控箱上的開關進行作業結束後,應及時將各操作開關置於初始位置,以防造成與駕駛室控製箱上的開關發生衝突。
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 | 分析原因 | 排除方法 | |
接合驅動開關,上裝 無動作運行 | 1. 全功率取力器與齒輪箱之間的氣動離合器損壞 2.氣動離合器控製氣管損壞 3.底盤氣壓過低 4.固定傳動軸兩端法蘭盤上的螺栓鬆動脫落 5.控製電路故障 | 1.檢查維修或更換氣動離合器 2.檢查離合器控製氣管或更換 3.氣動底盤發動機進行充氣,使氣壓達到6kpa以上 4.檢查緊固國定螺栓。 5.檢修電路,排除故障 | |
高壓水泵不工作 | 1.水過濾器閘閥未開啟 2.清水箱無水 3.氣壓過低 4.電路故障 5.垃圾箱內水位過高 | 1.將水過濾器閘閥開啟到位 2.給水箱加水 3.啟動底盤發動機充氣 4.檢查排除電路故障 5.排放垃圾箱內的汙水 | |
液壓係統油路漏油 | 1.管路接頭漏油 2.密封件或組合墊損壞 3.油箱漏油 4.液壓管開裂損壞 | 1.更換或維修管路接頭 2.更換組合墊或密封墊 3.維修液壓油箱 4.維修或更換液壓管 | |
液壓係統工作壓力過低 | 1.溢流閥壓力調整過低或閥芯卡滯 2.電路故障 3.液壓油箱油麵過低或吸油濾芯堵塞 4.油泵故障 5.油泵進油管內部不耐油堵塞 | 1.重新調整溢流閥 2.檢修電路,排除故障 3.給液壓油箱加油到液位計中部 4.更換或檢修油泵 5.更換進油軟管 | |
液壓係統發熱 | 1.油箱液位過低或油變質 2.溢流過大或管路堵塞 3.發動機轉速過高,掃刷對地壓力調節過緊 4.液壓係統的散熱器不工作 | 1.加油或重新更換液壓油 2.重調溢流閥或檢修管路 3.適當降低發動機轉速或重新調整掃刷的對地壓力 4.檢修散熱器,使其回複工作狀態 | |
液壓係統震動噪音大,液壓油缸有爬行現象 | 1.液壓管路內空氣 2.管道或液壓元件的固定鬆動 3.液壓管路接頭鬆動有漏氣現象 | 1.檢查排除管路內空氣 2.重新檢查固定。排除故障 3.檢查緊固管路鬆動的接頭 | |
垃圾箱升降、回位、刷盤伸縮控製失靈 | 1.相對應的油缸卡滯或內部故障 2.相對應電磁閥卡滯或線圈的故障 3.控製開關或電路故障 4.油泵故障 | 1.檢修或更換對應油缸 2.檢修閥芯或線圈,排除故障 3.檢修開關及電路 4.檢修或更換油泵 | |
後門出現反彈或無法進行正確關門操作 | 1.後門管路中的節流閥調節不當,節流偏小或失效 2.後門頂部由於新更換的密封條,致使上部突出過大 | 1.重新調整節或更換流閥,以排除故障 2.將後門頂部密封條突出過大部位進行修剪去除。 | |
後門開關動作失控或抖動 | 1.裝配在後門油缸體上的液壓鎖失控 2.油缸內泄 3.液壓閥芯卡滯或線圈故障 4.液壓係統溢流壓力調節過低 | 1.檢修後更換液壓鎖 2.檢修或更換油缸 3.檢修或更換閥芯與線圈 4.重新調整係統壓力 | |
掃刷轉速過低或不轉 | 1.駕駛室內的調速開關調節不當或關閉 2.馬達泄露或損壞 3.調速閥芯或閥線圈故障 | 1.檢修重調或更換調速開關 2.檢修或更換馬達 3.檢修或更換閥芯與線圈 | |
吸盤提升不到位或在提起後自動下落 | 1.吸盤限位裝置調節不正確 2.各對應油缸內部泄露 3.對應的控製電磁閥卡滯 | 1.重新調節吸盤限位裝置 2.檢修或更換油缸 3.檢修電磁閥芯,消除卡滯 | |
箭頭指示燈不亮 | 1.電路接觸不良 2.指示燈損壞 | 1.檢修電路,排除故障 2.檢修或更換指示燈 | |
風機接合時,抖動厲害 | 1.離合器控製氣缸排氣節流閥調節不當 | 1.重新調整節流閥,減小排氣速度 | |
副發動機與風機 轉速不協調 | 1.副發動機與風機之間的皮帶漲緊輪調節不合適 2.轉速傳感器失靈 | 1.重新調整皮帶漲緊輪 2.重新調整轉速傳感器 | |
洗掃作業效果差 | 1.吸盤兩側的衝水架上的噴頭角度未調好或噴水架偏外與吸盤後衝水水幕未完全搭接好 2.風機傳動皮帶或高壓水泵的傳動皮帶調節過鬆,影響作業效果 3.風機進風口或後門及抽吸膠圈處出現漏風現象 4.吸盤後部的衝水架上的噴頭水幕與地麵的接觸處距吸盤中部的擋膠板距離調節不合適 5.各處噴頭水幕不能正確相互搭接或噴頭堵塞 6.吸盤中部擋膠板的離地間隙調整不當 7.吸盤前擋膠板與中擋膠板損壞 | 1.重新調整衝水架上的噴頭及衝水架的外伸外置 2.重新檢查調整風機皮帶或高壓水泵的傳動皮帶 3.檢查箱體後門及風機進風口與抽吸膠圈的密封情況 4.重新調整衝水架上噴頭的水幕與地麵接觸後跟吸盤中擋膠板距離要求為10-15mm 5.重新調整各處噴頭水幕位置,要求相互搭接10-30mm,清除堵塞噴頭雜物。 6.重新調整吸盤的離地間隙,要求中部擋膠板的離地間隙為10mm左右。 7.更換損壞的擋膠板 | |
底盤取力器正常操作後,低壓衝水不工作 | 1.駕駛室內的水泵與油泵轉換開關操作不正確 2.取力器電磁氣閥損壞 3.水箱內缺水或進水管路堵塞 4.低壓水泵進水閘閥未開啟 5.水泵內進入雜物,造成葉輪卡滯 6.控製低壓水路的閘閥氣缸損壞 7.控製電路或氣路故障 | 1.用腳踩下離合器,重新正確操作轉換開關 ,使水泵接合 2.更換或檢修電磁閥 3.水箱加水或清除雜物 4.開啟水泵閘閥 5.檢修水泵,清除雜物 6.檢修低壓水路閘閥及控製氣缸 7.檢修控製電路及氣路 | |
高壓衝水時續時斷或 壓力偏低 | 1.高壓水泵內進入雜物,致使水泵活塞運動不暢 2.高壓水分體上的溢流閥調節過高,超出水泵的使用壓力 3.高壓水泵皮帶漲緊輪調節不合理 4.高壓水泵體下部的手推閥未拉下回位,致使高壓腔與低壓腔連通 | 1.檢修高壓水泵,清除雜物 2.重新調節高壓水分體上的溢流閥,使其工作壓力在5.5MPa 3.重新調整高壓水泵漲緊皮帶 4.用手盡力將高壓水泵體下端的三個手拉閥恢複到位 |